什么是栈?
写在前边
对于栈的认识,相信每个学习数据结构的小伙伴多多少少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。很多刚刚学习的小伙伴说学习数据结构在实际中没怎么见到应用,那是因为你没有去仔细的观察,而且像栈这常用到的数据结构通常会使用在实际开发中,比如:表达式的运算、花括号的匹配以及浏览器的前进后退等等很多。
这些实际开发的实现如果不去研究,你永远不知道数据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,当你学习完今天的栈数据结构时,然后去研究下实际中已经使用到的应用,才能让你在今后的实际开发中用到栈这种数据结构,从而使你的开发更加灵活、多变。
思维导图
这篇文章将要学习到的内容。
1 基本常识
1.1 什么是栈
我们用一种最简单的生活常识描述一下,比如我们往柜子里放东西,先放的东西是需要放到柜子最里边,后放的东西在柜子的最外边;如果我们要取东西,先要取柜子最外边的东西,才能取到柜子最里边的东西。这种先进后出,后进先出的结构称为“栈”。
1.2 栈的特点
“先进后出,后进先出”。
1.3 栈的操作
栈的操作就两种,分别为出栈和入栈。那我们上边的例子,我们往柜子里放东西的过程称为入栈;我们在柜子里拿东西的过程称为出栈。
PS:柜子只有一个出口和入口,而且出口和入口是一样的。如果两端都有开口,就变成了队列,后期的文章会讲到。
2 栈的实现
我们前边的文章也讲过,所有的数据结构基本都是由数组和链表演化而来的,所以今天讲的栈这种数据结构也不例外。
栈的实现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数组的实现,叫做顺序栈,另外一种是链表的实现,叫做链式栈。如下:
2.1 顺序栈
2.2 链表栈
2.3 代码实现
顺序栈(Java)
链式栈(Java)
3 栈的性能
我们从上边学到了栈的基本结构和特点,还有栈的基本操作。如果我们学习一种数据结构,主要分析它的性能如何。还记得怎么分析数据结构性能吗?主要从两方面入手,第一,时间效率(时间复杂度);第二,空间上的消耗(空间复杂度)。我们就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一下栈这种数据结构的性能。
3.1 时间复杂度
时间上的消耗主要分析栈的操作所消耗的时间,我们共两种操作,入栈和出栈,其实在数组中中,我们操作尾部的数据就相当于入栈和出栈,直接根据下标取得相应的元素就好(JS 中数组的 pop 和 push 方法),所以时间复杂度是 O(1)。
3.2 空间复杂度
空间复杂度的判断是所需要开辟的临时空间,顺序栈和链式栈只需要大小为 n 的空间就可以,入栈和出栈需要一个临时空间来存储变量,空间复杂度为 O(1)。
3.3 栈的动态扩容
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种情况,如果栈满的时候,再进行入栈操作,栈内就放不下了,我们需要动态扩容。主要是顺序栈的动态扩容比较麻烦,和我么你之前的数组的文章动态扩容一样的,对于动态扩容的性能,可以自己尝试一下。
4 栈的实际应用
既然我们把栈的性能分析透了,理解透了,那么我们看看栈在实际中有哪些应用吧。
4.1 应用一 :栈在函数中的应用
函数我们每个人再熟悉不过了,你是不是很纳闷,栈怎么会在函数中能够应用的到呢,我学了这几年函数,我咋不知道函数中还有栈的操作。
加入我们程序开始执行代码,执行到我们声明的函数时,计算机内部会发生什么呢?首先,会为该函数开辟一块临时的内存空间,这块内存空被组织成“栈”这种数据结构,作用主要用来存储函数内部声明的临时变量。
每执行一个函数,系统就将函数中的临时变量组织成栈帧,执行入栈操作,当函数被调用完成的时候,临时变量已经用不到了,所以要在内存中释放,执行出栈操作。如以下函数:
具体的动画如下:
我们这时要想一个问题,那为什么函数会使用栈这种数据结构呢,为什么不用队列、链表或者其他数据结构?全体注意,重点来了,以后分析其他的问题也用到一下的方法分析。
因为函数调用的执行顺序符合后进者先出,先进者后出的特点。
比如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声明的时间顺序,早先定义的变量在内存中保存的时间长,后定义的变量在内存中保存的时间短,所有有一个先后的问题。我们再去脑海中把这种问题的特点抽象成数据结构,只有使用“栈”结构,才符合这种问题。
4.2 栈在表达式中应用
计算机中数字的运算也是使用栈这种数据结构的,我们举个例子,我们要计算如下表达式:
1 + 2 × 4 - 6
如果比运算符栈顶元素的优先级高,就将当前运算符压入栈;如果比运算符栈顶元素的优先级低或者相同,从运算符栈中取栈顶运算符,从操作数栈的栈顶取 2 个操作数,然后进行计算,再把计算完的结果压入操作数栈,继续比较。动画如下(动图太大,我把它拆分成两部分了):
4.3 其他应用
关于栈的应用,还有很多,比如花括号的匹配问题,有关练习去 LeedCode 实践。这里就不多举例子。